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苯唑青霉素引起血清病型反应1例

2009-03-21 07:05:0039健康网社区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血清病(serum sickness)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的发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,其表现主要有皮疹、发热、关节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目前免疫血清的临床应用已减少,仅限于防治白喉、破伤风、某些毒蛇咬伤后,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抑制治疗。<br><br>

  血清病是一种亚急性变态反应,通常发生于注射动物血清之后。青霉素可引起血清病型反应,最近笔者在临床上遇到静注苯唑青霉素引起血清病型反应1例,现报告如下。

  1 、病历摘要

  患者,女,11岁,因“发热咳嗽10天”入院。体检:T 39℃,P 120次/min,R 40次/min。神志清,皮肤无皮疹,浅表淋巴结不大。口唇稍发绀,气管偏左。右胸肋间隙饱满,呼吸动度低,语颤减弱,叩浊音,未闻及呼吸音。X线检查正常。肝脾未触及。既往健康,无注射苯唑青霉素史。实验室检查:Hb 120g/L,WBC 17。2×109/L,N 88%,L 20%。X线胸片:右胸第3肋下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阴影,右肋膈角消失,胸腔穿刺抽液化验,黄色混浊脓液,蛋白(++++),镜检:脓细胞满视野,细胞计数:8。2×108/L,多核 90%,单核 10%,入院诊断:化脓性胸膜炎。经用苯唑青霉素1g静注每8h 1次,静滴洁霉素每日1g及胸穿抽液,10天后体温降至37℃~37。5℃,于入院后第15天体温升至38℃,面部出现斑疹,3天后全身遍布麻疹样皮疹,痒甚。第16天体温达39℃以上,呈弛张热,发热同时颌下、腋下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质软、活动、有压痛。第17天出现剧烈腹痛,持续20min缓解,每于注射苯唑青霉素后发作。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后,右侧胸B超检查未发现积液,肝脏B超未见异常。肝功能、脑脊液、肥达―外裴氏反应均正常。血沉40mm/h,尿蛋白(+),嗜酸粒细胞计数0。4×109/L。从治疗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除外原发病加重及继发其他感染。根据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、腹痛、尿改变、血沉加快、嗜酸粒细胞增高,符合血清病型反应临床表现。即停用苯唑青霉素,继续用原药治疗,当天体温降至37℃,未再出现腹痛,经用抗组胺药3天皮疹渐退,5天后淋巴结渐小,压痛消失。本例血清病反应系苯唑青霉素所致。

  2、讨论

  血清病多发生于注射动物血清后7~14天,目前应用抗毒血清治疗的疾病已经很少,发生血清病的机会减少,血清病已成为一种罕见的疾病。青霉素有引起血清病反应的副作用,现在临床上应用青霉素相当广泛,应警惕血清病型反应的发生。血清病型反应发生于初次应用青霉素者。一般于用药后7~12天出现,亦有迟至3周者。苯唑青霉素是一种小分子半抗原药物,它和它的代谢产物必须与机体的蛋白质、多糖或氨基酸结合后,才能形成抗原,由此抗原产生的抗体达到一定数量时,才会出现抗原―抗体反应,临床上才会出现血清病症状。由于抗体形成需要一定时间,所以此反应潜伏期也较长。用过青霉素的人,发生血清病型反应时,可表现为加速型,症状也比较显著。该患儿以往未用过苯唑青霉素,于用药后15天出现反应,由于对此反应认识不足,未及时停药,使这种半抗原物质不断进入体内,以致抗原―抗体反应加剧,使此反应持续6天之久。青霉素所致血清病型反应,其表现与普通血清病相似,有发热、关节肿痛、皮肤瘙痒荨麻疹、全身淋巴结肿大、腹痛、嗜酸粒细胞增加、暂时性蛋白尿、血沉增快等;严重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,引致脑水肿或喉头水肿者可以致命;亦有因欧氏管水肿而致暂时性耳聋;儿童发生血清病型反应较成人为少,症状亦轻。一旦出现反应,应立即停用引起反应的药物,其他以对症治疗为主。苯海拉明对皮肤瘙痒疗效较好;对高热、关节痛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;关节炎、肾脏、神经系统合并症较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;出现严重喉头水肿梗阻者可做气管切开。

  (实习编辑:周杨)
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特别策划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